{{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vuLner


關於「vuLner」

vuLner樂團成立於2011年夏天,以三人組合的power trio編制、台灣少見的前衛演奏風格為出發點,

將音樂基底座落於一般難以達到自然律動的多重複合拍之上,輔以較為晦澀灰暗的調性氛圍,希望能為過於技術導向而走入窠臼的台灣前衛搖滾樂風,導入另一種不同的思考與聆聽角度。以前衛搖滾/金屬音樂為出發點,受King Crimson、TooL等樂團的音樂所影響,深信“前衛”音樂並非只僅有華麗複雜的技術與編曲而已,深潛于其中的肌理紋路才是前衛音樂真正讓人能反覆咀嚼探究的核心。

 

團名取自于英文字根 “脆弱、易受傷害” 之意,除了用以表達音樂較為抑鬱冷冽的面向,更代表演奏中大量不斷解構重組、有如行走於鋼索上的緊密複合節奏,在和聲與節拍中不斷地「解構」與「再築」,層層剝除習以為常的文字、符號、和弦與節拍,在不和諧的聲響與節奏中找到一絲悅耳。於其間不斷流轉時,深藏于其中的聲響肌理即在不自覺中,帶著聽者一起捲入我們構築的聲音「漩渦」裡。

這,就是vuLner的作品要構築的聽覺漩渦

 

關於「漩渦」

vuLner在創作的過程中,鮮少會去決定究竟要用什麼樣的節拍、什麼樣的曲調,既使是許多音樂同好認為難以掌控駕馭的複合節奏。跟許多樂團一樣,往往都是起始於一個氛圍,一個情緒,但對我們來說更重要是,得先把自己的精神狀態,放置在我們喚為「漩渦」的位置。

它是一個狀態,也是一個過程。而聲響,也許來自那漩渦的中央,也許就是那漩渦的側墻,抑或是被淹沒在那些漆黑的水沫中。每一聲鼓擊,每一次撥弦,每一波低頻震動,都是漩渦的肌理紋路,是任一絲不同的流速,是隱匿在其中逆著方向的反漩,甚至是早已被扯碎而直接被拋向最深處的破片。我們能做的就是任由它將我們往下牽動,沒有讓自己準備好,就只能束手無策、面無表情地消失其中。

 

探究聲音中心,一直都是個未知終點的旅程,甚至可以說是單方面被聲響淹沒的沉溺過程,我們從來都無法得知從我們手中樂器發出的聲音,最後會用什麼樣的形態出現;所以,與其說是「創作」,不如說是「發現」來得更貼切;這些聲音早已存在於漩渦的另一端點,只看我們是否準備好去發現它罷了。

 

vuLner並不強悍,甚至可以說是脆弱。不過,我們很享受這溺於其中的過程

 

我們選擇了這不一樣的方式作為我們的語言。

 


 

 

 

周邊商品